2022上海教資面試:《不能忘記的屈辱》答辯
- 時間:
- 2022-04-20 15:30:22
- 作者:
- 鄒老師
- 閱讀:
- 來源:
- 上海教師資格網




說說《南京條約》的地位、內容和影響。
【參考答案】
《南京條約》也稱《江寧條約》,是中國近代史上外國侵略者強迫清政府簽訂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。道光二十二年(1842 年)8 月29 日,由清政府派欽差大臣耆英與英國全權代表璞鼎查在南京簽訂,是關于結束鴉片戰爭的條約。條約共分十三款,其主要內容包括:中國向英國賠款2100 萬銀元;割讓香港給英國;開放廣州、福州、廈門、寧波、上海等五處為通商口岸;中國抽收進出口貨的稅率由中英共同議定。從此,西方資本主義侵略者打開了中國的門戶。1843 年,英國政府又強迫清政府訂立了《中英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條款》,也稱《虎門條約》,在該條約中,英國取得了領事裁判權和片面的最惠國待遇等特權。
作為鴉片戰爭的結果,《南京條約》的簽訂不但使中國蒙受重大損失,而且使中國社會的性質開始發生根本的變化。戰前,中國在政治上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;戰后,中國的領土開始被割裂,主權完整遭到破壞,中國已經喪失了獨立自主的地位。
這一段中國被侵略的歷史,我們應該如何對待?
【參考答案】
我們要銘記歷史,牢記中華民族受過的屈辱,牢記中華民族不屈不撓抗爭、奮斗的精神,牢記中華民族反侵略的各種事跡,牢記中華民族那些先烈、偉人們為了國家做出的貢獻!沒有這些,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,感恩與外國侵略者進行英勇斗爭、不顧身家性命、為了民族付出一切的英雄們。我們要從小學習這種精神,將他們優秀的品質傳承下去。同時,我們要從歷史中吸取教訓,也要更加珍惜和平。
剛才試講中,你是怎樣體現學生為主體的?
【參考答案】
我一直謹記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,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,由“要我學”變成“我要學”,真正讓學生學有所獲。
組織學生課下通過各種途徑(電影、電視、報紙、書籍、向周圍人詢問等)搜集關于香港的歷史、引導學生課下搜集侵略軍掠奪我國國寶的資料,這樣的教學方式充分鍛煉了學生搜集信息、整理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。
我引導學生通過閱讀三個不同時間段香港澳門地圖變化情況,讓學生思考問題。同時,通過讓學生讀地圖,將歷史和現實相聯系,讓學生從變化中更深刻的體會到當年國家所受的侵略,引導學生結合情境對“七子之歌”進行討論,讓學生談自己的發現和感受。這些教學方式都實現了真正將課堂還給學生。
總之,在整個教學過程中,我一直謹記學生是課堂的主人,教師是學生的引導者,通過自主、合作和探究的方式,真正實現了師生互動,教學相長。
說一說你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什么?
【參考答案】
根據課程標準和教材分析,我設置了如下教學目標:
1.體會中國曾經被侵略的悲慘歷史。
2.收集整理歷史資料,學會從生活中去學習和了解歷史,通過自己動手來體會歷史的樂趣。
3.了解中國的歷史,銘記歷史,并對歷史做出正確的看法。
以上就是“2022上海教資面試:《不能忘記的屈辱》答辯”的全部內容,想了解更多上海教師資格證信息,如報考條件、報名時間、報名入口,筆試面試、中學教資、考試真題等上海教師資格證考試資訊,敬請關注上海教師資格網www.meetyoutoo.com